ASCO2021泌尿器官癌的免疫療法新進展
分享美國臨床腫瘤大會2021上公布的幾項關于泌尿器官癌的新研究成果。前列腺癌、膀胱癌(尿路上皮癌)、腎細胞癌。一是沒時間寫的很詳細,二是這個領域我了解的不透,僅告訴大家有用沒用,主要著眼點在哪里,具體治療策略請咨詢你們的主管醫生。
1.趨勢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新治療方法
經過一線治療的趨勢抵抗性的前列腺癌,靜脈注射放射性藥劑177Lu-PSMA-617(諾華)可以在PFS、OS上獲益。就是說,對這些治療手段不多的患者,使用新的放射性藥劑治療可以延緩腫瘤的進展,整體上延長總生存期。副作用方面可以承受。該研究是隨機對照Ⅲ期試驗,證據具等級比較高,試驗號VISION Trial, NCT03511664。國內的網絡媒體也報道過藥物。
2.腎細胞癌的維持療法使用派姆單抗作為維持治療
腎癌的治療通常為手術切除,局部復發的仍然首選切除。對于高復發風險的腎癌,至此無降低風險的方法。KEYNOTE-564 Trial, NCT03142334研究是隨機對照Ⅲ期臨床研究,證據等級較高。該研究證實,術后使用派姆單抗作為維持治療的方法,顯示出高風險患者可獲益趨勢。不良反映方面可控,與其他使用ICIs的患者差別不大。為什么說“顯示出可獲益趨勢”,因為這個研究還沒有結束,有的亞群受試者人數較少,現在只是中間分析。該研究結束時,派姆單抗用于腎癌高風險患者術后的維持療法,可能稱為標準治療方法。
那么,什么樣高風險腎細胞癌呢?標準如下:
1)病理分期為T2 N0M0時,腫瘤惡性度級別為4級,或者肉瘤樣癌。
2)病理分期為T3~4 N0M0的,無論腫瘤級別的所有人。
3)病理分期為TanyN1M0的,即無論深達度,有淋巴結轉移的。
4)病理分期為M1 NED的,即有其他臟器轉移,或者發生過1次復發手術完全切除的。
3.膀胱癌保還是不保
新輔助化療后摘除是膀胱癌的標準療法。有一部分患者保膀胱也可根治。但手術前的預測很難,何種情況可保膀胱治療是世界性的曖昧課題。同時,姑息性膀胱摘除的意義也不明確。看看ASCO2021上的新發現是否能幫助醫生和患者做更準確的決策。
HCRN GU 16-257研究(NCT03558087, Abstract #4503)
臨床分期為T2-T4aN0M0的膀胱尿路上皮癌,GC方案(順鉑+吉西他濱)+納武單抗治療4周期后活檢或手術完評價為臨床治愈的,繼續用O藥維持治療8周期(每2周注射)。
研究者對實驗對象的基因情況進行了研究設計,發現TMB≥10,ERCC2突變與臨床治愈相關。目前隨訪觀察的還沒有結束,納武單抗的加入是否比標準療法更有效,還要等待。
Trimodality therapy研究(NCT02621151, Abstract #4504)
臨床分期為T2-T4aN0M0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本人拒絕切除旁觀,或者身體不具備切除條件,對他們無法實施手術摘除患部膀胱。針對eGFR>30/min(腎小球濾過率)的患者,使用派姆單抗治療2~3周期后尿路電刀切除腫瘤,之后再用局部分割放療52Gy/20次,同時吉西他濱(27mg/㎡)每周2次×4周,派姆單抗3周期。除去因吉西他濱或派姆單抗的副作用出組,剩余48例受試者平局觀察11.7個月后,有12例復發。該方法導致3級以上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6%。研究滿2年后降公開結果。
IMMUNOPRESERVE-SOGUG trial研究(NCT03702179, Abstract #4505)
該研究與上述#504的研究對象一致,但治療方法不同。對患者不進行膀胱摘除,僅進行TUR電刀切除腫瘤,之后使用2種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度伐利尤單抗(1,500mg/body)+曲美木單抗(75mg/body)聯合治療3周期(間隔1個月),藥物治療開始2周后進入放療,小骨盆照射46Gy、膀胱照射64~66Gy。32例受試者經上述治療后尿路活檢發現完全緩解率達81%,3級以上不良反應31%。該研究目前的成績比較好,只觀察了平均6.1個月,等待試驗完成。
尿路上皮癌的治療還處于混沌時代,相比過去的切除+化療,免疫療法和放療的結合可能給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帶來更多的選項,等待臨床證據的實錘。
*派姆單抗=K藥 抗PD-1抗體
納武單抗=O藥 抗PD-1抗體
度伐利尤單抗=英飛凡 抗PD-L1抗體
曲美木單抗=tremelimumab 繼Ipimulumab之后的另一種抗CTLA-4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