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細胞治療新方向?日本首次利用IPS細胞分化成免疫細胞應用于癌癥治療
10月21日,日本千葉大學和理化學研究所※1(理研,RIKEN)的研究團隊宣布,已成功地完成了世界首例將基于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細胞)分化的NKT細胞(自然殺傷性T細胞)移植至癌癥患者體內的移植手術。這也是日本首次在再生醫學的研究領域,利用IPS細胞對癌癥患者進行移植手術。
手術于10月14日在日本千葉大學附屬醫院進行,手術對象為化療無效的頭頸部腫瘤(口、喉等)的患者。移植手術分為兩步,首先從健康的受試者體內采集NKT細胞并制備成IPS細胞,NKT細胞是一種淋巴細胞,具有攻擊癌細胞的功能;然后將制備的IPS細胞再次分化成NKT細胞,經體外培養、活化增殖后移植至腫瘤部位。
本研究計劃進行3次移植手術,并花2年時間確認安全性和有效性。千葉大學的本橋新一郎教授表示,首先需要確認安全性,希望能盡快為患者提供新的治療方法。
頭頸部腫瘤是發生在鼻、口、喉等處癌癥的總稱,在日本國內大約有數萬以上的患者。目前,日本已經有類似的免疫細胞療法,通過采集患者體內的NTK細胞,經體外培養、強化增殖后回輸至患者體內。但是,人體內的NKT細胞數量較少,培養及增殖所需時間長。如果使用IPS細胞,就可以在短時間內培養大量NKT細胞進行治療。
NKT細胞是繼T細胞等之后,被稱為第4種淋巴細胞,于1986年由理化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大多數的免疫細胞只有在收到來自司令塔細胞(例如樹突細胞)發出的攻擊指令后,才會對體內的“異物”(病毒、異常細胞等)發起攻擊。而NKT細胞卻可以在沒有收到攻擊指令的情況下主動對“異物”發起攻擊。此外,NKT細胞還具有激活其他免疫細胞的強大功能,治療效果非常值得期待。
日本千葉大學已經于今年5月,向日本PMDA(日本醫藥品醫療器械審核評估機構)提出臨床試驗申請,并成功獲得臨床許可,計劃開展4~18人的臨床移植手術。
※理化學研究所:日本綜合性科學技術研究機構,簡稱理研(RIKEN),成立于1917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地位同中國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