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是否會通過活檢擴散
一直以來,在患者群體中就有謠言和迷信謠傳癌癥確診和治療做穿刺活檢會使癌癥擴散,而且仍有學藝不精的醫務人員也如此認為。
早在2015年1月11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梅奧診所(綜合醫院)通過2,000多例患者的研究后宣布,否認了癌癥活檢擴散的猜測。研究人員在當年1月9日的網絡版《GUT》雜志上報道,進行活檢的患者預后要好于未進行活檢的患者。
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是一種微創手術,可使用細空心針從腫瘤中提取部分癌細胞。甚至在許多患者和醫生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活檢會擴散癌癥的信念。
比如胰腺穿刺,可以用胃鏡超聲波引導,前端探頭明確顯示胃周圍臟器的情況。除了超聲波引導,還可以利用CT更精確的引導。為了穿刺安全和取材不影響正常組織,穿刺用的探針也是外針套里針裝置,而且是抽取組織取材的方式。
盡管極罕見的穿刺操作失敗,可能會為患者帶來擴散的風險,但是通常完全不必擔心。
從研究結果上看,部分醫生和患者應該重新認識穿刺活檢,是非常安全的。在美國,每年進行數百萬次癌癥活檢,其中一兩個例外,就認為穿刺活檢擴散癌癥是非常不客觀的。
反之,活組織檢查為患者量身定制的治療方案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信息。根據活檢的病理或基因檢查結果,我們可能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或放療,這樣做患者的預后會更好。而且也可能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手術,治療。
研究者代表華萊士醫生說,胰腺癌手術是一項“非常大的手術”,“大多數人都希望在進行手術前檢查是否存在癌癥。” 一項研究發現,接受胰腺癌手術的患者中有9%患有良性腫瘤。
華萊士醫生的團隊進行了兩項單獨的研究,以驗證活檢的風險。
在2013年《內窺鏡檢查》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小組回顧了在梅奧診所接受治療的256位胰腺癌患者的治療結果。研究顯示,在接受超聲內鏡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EUS-FNA)的208例患者和未進行超聲內鏡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48例患者之間,癌癥的復發率沒有差異。
在這項研究中,小組研究了11年的Medicare有關接受手術的非轉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數據(1998年至2009年)。研究小組檢查了接受EUS-FNA的498人和未接受EUS-FNA的人的總體生存率和胰腺癌特異性生存率。
在平均21個月的隨訪期內,EUS-FNA組有285例死亡(57%),非EUS-FNA組有1167例(76%)死亡。EUS-FNA組中有251名患者(50%)確認因胰腺癌死亡,在非EUS-FNA組中有980名患者(64%)確認因胰腺癌死亡。
EUS-FNA組的中位總生存期為22個月,非EUS-FNA組的中位總生存期為15個月。
華萊士醫生說:“活檢非常有效,它使我們能夠為患者提供他們所需的藥物治療,這些治療是針對每個患者量身定制的,旨在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和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