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變肺癌
前面說了,對患者而言,肺癌最有檢測價值的三個突變是EGFR、ALK和ROS1,因為它們都有對應的靶向藥物。其中,EGFR突變占的比例最高,患者最多,而且對應的靶向藥物也最多,因而最受到關注。咱們今天就專門聊這種類型的肺癌。
首先,什么是EGFR突變?
EGFR是一個基因,它編碼的蛋白叫“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因,控制著很多細胞的生長,比如傷口受傷正常愈合,就需要它。通常情況下,EGFR功能是短期且受到嚴密控制的,它在行使完功能后,就會被關閉。但在一些肺癌細胞中,EGFR基因突變了,導致它不能被正常關閉,反而無休止地刺激細胞生長,最終導致癌癥的發生。
據估計,中國的肺癌患者中,有30%左右都攜帶EGFR突變。而且女性比男性比例高,中青年比老年比例高,不吸煙的比吸煙的比例高,非小細胞腺癌比其他肺癌比例高。
中國不吸煙的女性肺癌患者中有著異常高的EGFR突變率,具體原因仍然是科學上的一個謎。但這對患者而言不重要,大家只需要知道,這意味著很多中國人能從EGFR靶向藥物中獲利。
不同患者的EGFR突變并非都是一樣的。
EGFR的突變有幾十種亞型,但超過90%是以下兩種:第一種是L858R,也就是EGFR蛋白的第858個氨基酸從L突變成了R;第二種是“19號外顯子缺失”,也就是EGFR蛋白一部分被丟掉,導致無法關閉活性。
如果患者被診斷為EGFR突變肺癌,那多半就是這兩種突變之一。如果是這樣,那目前推薦的是使用第一代的EGFR靶向藥物,比如進口的易瑞沙或者國產的凱美納。這兩個藥效果不錯,但曾經價格比較昂貴,給患者家庭帶來挑戰。但隨著慈善贈藥計劃的實施,尤其是最近被納入國家醫保,患者需要承擔的費用已經大幅降低,有些省市患者一年只需要自己掏1萬多元。
EGFR靶向藥是口服的,非常方便,而且整體副作用比化療輕很多。
藥物最明顯、最獨特的副作用是皮疹。皮疹讓患者不舒服,但并不一定是壞事。因為臨床醫生經常用皮疹來確認藥物已經起效。
第一代的靶向藥物,雖然療效顯著,但無論是進口還是國產,多數患者都會在使用藥物1年左右出現抗藥性。
為什么會有抗藥性呢?
通常是因為腫瘤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新的突變,不再對一代靶向藥敏感。這時候就需要換藥了。
應該換什么藥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第一件需要做的事兒,就是分析到底是什么新突變導致耐藥。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知道耐藥的新腫瘤,到底是什么特性。因為每個患者對第一代藥物產生抗藥性的原因不盡相同,因此后續治療方案也截然不同。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對于一代EGFR靶向藥物耐藥的患者中,超過一半是因為EGFR基因又產生了一個新的突變:T790M,就是EGFR蛋白的第790氨基酸由T變成了M,這個突變直接導致第一代藥物無法抑制這個突變蛋白的功能,因此失效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藥廠開發了能攻擊新突變的新一代的EGFR靶向藥物。其中的代表者,也是目前被廣泛使用的,就是阿斯利康的泰瑞沙(奧希替尼)。這個藥上市前其實就被很多患者熟知,當時還沒有名字,只有個代號叫AZD9291。
大家知道它,是由于它對攜帶T790M突變的耐藥患者效果非常好,臨床試驗中出現了驚人的90%的腫瘤控制率,60%的腫瘤顯著縮小率,同時它入腦能力更強,因此患者如果有腦轉移,此藥效果也顯著比以前的好。
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這個藥在中國和美國都以創紀錄的速度被批準上市。泰瑞沙2015年11月在美國被批準上市,2017年3月來到中國,成為有史以來進入國內最快的進口抗癌新藥。
對于中國的患者,這絕對是大大的好事兒。因為T790M突變而耐藥的患者,據估計在中國每年有16萬人!
相信很多人會問,新藥好是好,但價格會不會很貴啊?
目前來說,泰瑞沙確實價格不菲,一年需要大約20萬元。但據我所知,泰瑞沙進醫保在不少省市都已經提上日程了。另外除了已經上市的泰瑞沙,國產的新一代EGFR靶向藥也在臨床試驗中。相信好消息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患者會從新一代藥物中獲益。
最后再強調一下“二次基因檢測”的重要性。剛才說了,只有約50%耐藥患者會攜帶T790M突變。對于另外50%由于別的原因而耐藥的患者,使用泰瑞沙效果不佳,可能還不如化療。
因此,如果出現耐藥,對新腫瘤再次做基因檢測非常重要,這就是所謂的“二次基因檢測”。因為這時的腫瘤,可能和最初診斷時候的情況已經完全不同了。